曾为北京市顾问团成员、美国罗兰投资公司、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京代表处、亚洲开发银行项目顾问。代表作为《GATT与走向开放的中国经济》(1994年,主编)、《亚洲经济中的龙》(1998年,合著)、《走向全球化》(2000年,合著)等,主要讲授国际经济学、商务谈判、WTO案例分析等,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经济发展等。
内容简介
诚实守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反映古人重诺言、重信用胜于一切的名言,千古流传,至今依然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生活中无信无义的事件屡屡发生,诚信作为社会问题被凸现出来。在本讲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黄卫平教授从转轨国家的历史及建立市场诚信面临的困难入手,对现在社会诚信缺乏的现象进行了探讨。他说,诚信本身“诚”偏向于内在,偏向于生命主题,而“信”偏向于外在,偏向为行为表现,行为表现之外还有行为规范,而行为规范的人,他未必能够把诚信两个字结合起来,这就会出现文质彬彬的诈骗犯。因此,讲诚信首先要从自我做起。“人们不能指望着社会没有信用,而市场有信用,人们也不能指望着个人没有信用,而社会有信用,只有个人有了诚信,社会才能有诚信,社会有诚信,你的市场才可能有诚信,市场有了诚信,契约才可能有效。”
黄卫平教授认为,我国是转轨国家,转轨国家要走有自己特色的诚信建设,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特点。转轨国家与发达国家市场体系产生的形式是不同的,国外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自下而上”自然产生的;而转轨国家的市场体系很大程度上是政府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政策安排的产物,是“自上而下”认为形成的。市场一定程度上被要求按国家意志发挥功能和作用。他说,历史上,英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羊吃人”的过程分不开,美国信用机制的运行,与成千上万的贫民被排斥于其外紧密相连。具有转轨国家特色的市场和信用机制,应能够体现出原有的平等性质,并适应转轨国家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他认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应该是转轨与经济发展,个人诚信是基础;诚信政府是关键;外部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使信守诺言,真正是人际交往的准则,是有序社会的支撑,人人言而有信,生活才会诚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5月23号,黄卫平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与我们一起探讨“诚信是金”,敬请关注。
全文
今天下午这个时间,我想跟大家一块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题目就是《诚信是金》。我曾经在欧洲、在美国呆过很长一段时间,给我个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在那样一个社会中间,先生存后发展是每一个中国留学生所必须经过的道路。而其中一个是信用,一个是保险。可以讲,是这些留学生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你从美国这个社会角度看,美国的小孩子,当他到高中,到了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在银行,如果银行不允许的话,大学里一般都有一个信用合作社,建立自己的户头,就开始不断地借钱还钱,借钱还钱。这样一个过程,从小他就开始累积一个东西。累积一个什么东西呢……